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正文

金丝猴简介_介绍一下金丝猴

更新时间:2024-12-17 16:16 阅读量:49579

金丝猴介绍

金丝猴 毛发金黄的金丝猴,生就一副憨厚可爱的神态 别名 仰鼻猴、川金丝猴、金线猴 学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 golden 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四川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毛色艳丽的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猴类。体长53-77厘米,尾巴与体长差不多。金黄而略带灰色的被毛既厚又长;蓝色脸庞上的鼻孔向上翘,嘴唇显得宽厚,因而又名"仰鼻猴"。金丝猴头顶的毛深灰褐色,颈、颊侧及腹部红黄至黄褐色,尾灰白色。雄猴体大身强力壮,毛色鲜亮;雌猴较小,毛色略浅。 金丝猴栖息于海拔2000-3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,有垂直迁移的习性,夏季在海拔高处的山林中活动,冬季下到较低地区。喜群居,有10几只一群,也有上百只一群的,成群游荡,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和相对固定的路线。食物以野果、树叶、嫩枝芽为主,也吃苔藓植物。4岁性成熟,每年夏季产1仔。幼仔毛色乳黄,两岁以后毛色金黄。 在金丝猴集中分布的主要栖息地,已分别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,人类又保存了一个珍贵物种。

金丝猴的简要资料

金丝猴,中国的国宝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在动物分类学上属灵长目、猴科、仰鼻猴属。金丝猴分为三种:川金丝猴、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。 川金丝猴分布于四川西部和北部、甘肃南部、秦岭和神农架地区,它们面孔呈蓝色,鼻孔上仰,所以也叫"蓝面猴"、"仰鼻猴"。它们毛色金黄柔软,最长可达10厘米,耀眼夺目。 滇金丝猴产于云南西部,体背、体侧、四肢外侧、足和尾呈黑色,因此又叫"黑金丝猴"或"黑仰鼻猴"。其幼猴全身为白色,随年龄增长才能逐渐变成父母的体色。 黔金丝猴分布于贵州梵净山区,其数量十分稀少,目前国内外动物园均未饲养展出过,所以绝大多数人不能见到。其身上没有"金色",体毛主要是灰褐色,身上有许多白斑,当地人又称之为"花猴";因尾巴又黑又细,象牛尾巴,所以又称"牛尾猴"。是金丝猴中最珍贵的一种。 金丝猴主要吃嫩枝、幼芽、鲜叶、竹叶和各种水果,一般栖息于海拔1500-3000米或更高的暗针叶林带,营树而居,主要活动在高大乔木树冠的顶层,它爬树灵活敏捷,跳跃能力特别强,常几十只结群活动,雌雄老幼一起,由雄中的长者带队,在树上觅食,以植物的叶、芽、树皮和果实等素食为主。母猴怀胎五、六月后,多数仅产一仔。据目前调查所知,黔金丝猴尚存数百只,已濒临绝灭。

金丝猴最大长多少米

金丝猴(拉丁学名:Rhinopithecus),毛质柔软,鼻子上翘,有缅甸金丝猴、怒江金丝猴、川金丝猴、滇金丝猴、黔金丝猴、越南金丝猴6种,其中除缅甸金丝猴和越南金丝猴外,均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。

金丝猴群栖高山密林中,以野果、竹笋、苔藓为食,亦喜食鸟蛋等肉类,栖息地海拔很高,身上的长毛可耐寒。6个品种均为珍稀品种,均列为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品种。

金丝猴的共同特征为鼻孔大,上翘,唇厚,无颊囊,这是为了适应高原缺氧进化而来。

其中川金丝猴毛色为金黄色,肩背具长毛,尾与体等长或更长,成年雄体长平均为680毫米,尾长685毫米;

黔金丝猴体型近似川金丝猴而稍小,但尾较之更长,体长为637~690毫米,尾长846~905毫米,体背灰褐,有的具黄的色调;

滇金丝猴身体较川金丝猴稍大,体长740~830毫米,尾相对较短,略等于体长,约510~720毫米,身体背面、侧面、四肢外侧,手、足,和尾均为灰黑色。在背面并具有灰白色的稀疏长毛。颈侧、腹面、臀部及四肢内侧均为白色;

怒江金丝猴通身黑色,只有面部、胸部和会阴部有点白色,体重一般在20~30千克,稍大的在35~45千克,体长在1.2米左右;

越南金丝猴体形较小,胸部、腹部为黑色,四肢内侧浅黄色;

缅甸金丝猴全身的毛几乎全黑,头顶有一撮细长向前卷曲的黑毛,耳部和颊部有小撮白毛,面部皮肤呈淡粉色,下巴上有独特的白色胡须,会阴部为白色且容易分辨;尾巴较长,几乎是身长的1.4倍,成年雄性缅甸金丝猴,身长55.5厘米,尾长78厘米。